所为养生饮料,或称保健饮料,其实是对具有一定保健功能饮品的通俗叫法或叫泛称谓,实质上是功能饮料大品类中的一种,前几年盛行的功能饮料的概念,近来又进一步细分化成为“养生(保健)品类”,养生饮品囊括了养生饮料和保健品(营养液),严格意义上讲,只有经过国家
何谓养生饮料? 所为养生饮料,或称保健饮料,其实是对具有一定保健功能饮品的通俗叫法或叫泛称谓,实质上是功能饮料大品类中的一种,前几年盛行的功能饮料的概念,近来又进一步细分化成为“养生(保健)品类”,养生饮品囊括了养生饮料和保健品(营养液),严格意义上讲,只有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检验并颁发蓝帽(审批标志)的产品,才是真正的养生(保健)饮料,现实的市场中并不多见。 目前,我国的非酒精饮料(即软饮料)分为十类,所谓“功能饮料”,就是十类非酒精饮料中的一类——特殊用途饮料品类。它们一般是通过调整饮料中的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的需要。“功能饮料”包括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饮料三大类。如细分一下,又可分成多糖饮料、维生素和矿物质饮料、蛋白质和多肽及氨基酸饮料、益生菌和益生原类饮料、低能量饮料等。 多糖饮料:饮料中的多糖,大多是指含有膳食纤维的饮料,而不是许多人认为的含糖分很高的饮品。膳食纤维有调节胃肠的作用,能帮助食物的消化、促进体内毒素排出。同时,膳食纤维进入人体以后,本身不能被消化,也不能被人体吸收,喝这种饮料以后会有饱腹感,从而减少食量,因此这种饮料是很好的减肥饮品。 维生素饮料及矿物质饮料:维生素饮料的最大功能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新近上市的维生素饮料中还有抗氧化成分,能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起到抗衰老的作用。维生素饮料适合大多数人。矿物质饮料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铁、锌、钙等多种矿物质元素,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改善骨质疏松,抗疲劳。许多含维生素、矿物质的“功能饮料”中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A、E、B6、B12、PP等。而矿物质饮料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钾、苯甲酸钠、牛磺酸、肌醇、咖啡因等,能充分补充人体所需。 运动平衡饮料:这种饮料是“功能饮料”的主要部分,市场上大部分“功能饮料”都是“运动型”的,这些运动平衡饮料,大多数有大量蛋白质、多肽和氨基酸,可以补充人体运动后的体能消耗及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这种饮料的成分与人体的体液相似,饮后能迅速被身体吸收,能及时补充人体因为大量运动、劳动出汗所损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盐分),使体液达到平衡。运动饮料适合体力消耗后的各类人群。低能、益生饮料:这两种饮料都能起到美容的效果,但市场上并不多见。益生菌和益生原饮料,能促进人体胃中有益菌的生长,这些有益菌能改善肠道功能,帮助消化、养颜,消化不良者以及老人非常适用。低能量饮料中所含的热量、脂肪、糖分都低于其他“功能饮料”,适合身体比较肥胖的人饮用。 由此可见,“功能饮料”只是有某种特定功能的饮品,只适合某些特定人群,而并非人人皆宜的“全能饮料”。若饮用不当,反倒会造成身体不适,影响机体的功能。比如:强调抗疲劳、提神醒脑的“功能饮料”,消费者就不宜在睡觉前过多饮用;一些含咖啡因等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成分的“功能饮料”,儿童就应该慎用;而有的“功能饮料”适合在强烈运动、人体大量流汗后饮用,但对于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来说,其中所含钠元素能增加机体负担,可能引起心脏负荷增大、血压升高,因此在没有强烈运动流汗的情况下,不要饮用这种饮料,特别是心脏病、高血压患者不适宜饮用。虽然维生素饮料适用人群广泛,但人体摄入维生素过量会有皮肤发痒、呕吐、腹泻等副作用,甚至会引起肝脏中毒。 中药保健饮品的禁忌 有些保健饮品和某些中、西药之间却有配伍禁忌,不能同用,严重时甚至会产生危害。比如含人参的保健品不得与萝卜子、五灵脂、藜芦同用。服用人参时也不宜食用萝卜和喝茶。含甘草、鹿茸的保健品不宜长期与水杨酸类、甲磺丁脲等合用。因甘草水解后生成甘草次酸,甘草次酸有肾上腺激素样作用;鹿茸也有糖皮质激素成分,与水杨酸衍生物合用易引起消化道溃疡。含有仙茅、白勺、桑椹等的营养保健品,因含有鞣质成分,不能与硫酸亚铁、维生素B1、酶制剂合用,因其发生相互作用,使药效降低,并可与维生素B1结合,使其从体内排出。 但饮用中药保健饮品要注意里面含有的中药是否属于药食同源,同时中药保健饮品也不是老少咸宜,还要注意与其他药物、饮食的搭配宜忌。 我国目前批准适用作为保健品的药食同源的中药有87种,如常见的白扁豆、枣、蜂蜜、罗汉果、菊花、桃仁、桑椹、龙眼等等;另有114种中药或者其有效成分也允许用作保健食品加工及使用,如龟甲、五味子、人参、五加皮、太子参、天麻、何首乌等;有59种因具有明显毒副作用的中药而不能用作保健食品,如巴豆、河豚、马钱子、川乌、草乌等。 除了夏枯草,包括灵芝、冬虫夏草、珍珠粉、黄芪等,都不属于药食同源的普通食品,是不能作为普通食品出售的。灵芝、冬虫夏草、蜂胶、银杏叶等,都只能有限度地出现在保健食品里,在未经安全xing评价证明其食用安全xing的情况下、作为普通食品原料生产经营是严格禁止的。但有些企业用所谓的提取物等其他方法来逃避监管部门的追查,也有些地方药品监管部门监管不力。同时饮品的包装上不应该有任何中医辨证施治各项治疗原则的用语,也不应该在食品名称上冠以中药名称,或以中药图像、名称暗示疗效和保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