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叶准咏春拳谱1、叶准咏春拳谱 咏春绝技,源自少林,招无虎鹤,法无五行。 只谈线位,力与角度,同门技力,四位三度。 以弱胜强,始是功夫,内外相消,并无绝招。 蓄劲似蛇,发劲似猫,朝形似鸡,阴阳发力。 不行心意,只用精神,来留去送,甩手直冲。 梅花五点,手脚互通,门分内外,手有生死。 2、咏春拳是什么 咏春拳,中国拳术中南拳之一。其起源有3 种说法:一说是福建 永春县严三娘 创造,一说是由少林寺和尚至 善从福建带到广州光孝寺,另一说是方永春所创造。该拳内容主要包括小稔头、标指和寻桥 3套拳,以上、中、下三搒手为基本动作。身型要求护裆,沉肩,落膊,抱拳,护胸。主要手型有凤眼拳、柳叶掌等。主要手法有挫手、撩手、三搒手、左右破排手、沉桥、黏打。主要步法有三字马、追马等。攻防中多采用闪身、贴身、紧 迫和紧打,动作敏捷,快速,刚柔相间。 3、咏春拳的基本功 提起广州咏春拳,广大武术爱好者都为它精湛的技艺所折服。但是,人们在练习广州咏春拳的过程中,往往容易留连于咏春拳的奇妙手法,而忽视对咏春拳基本功法的修炼。而广州咏春拳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跻身中国武术之林,很大程度取决于广州咏春拳有一套严谨合理的基本功训练法。武术界有句谚语“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谓吃工夫熬工夫,高层次修炼必须在条件具备、方法正确的前提下,用大量的时间去“堆”,用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光阴去“磨”,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功夫在不长的时间内上一个层次。任何功夫都一样,离开基本功去寻求所谓捷径,都仅是“三脚猫”功夫,都是不能成大器的。广州咏春拳的基本功由佛山张保所创,定型于广州咏春宗师岑能,这就是习广州咏春拳者要熟习的广州咏春入门十二式。只有将咏春拳入门十二式练好,才算打好咏春拳的基础,为日后的套路练习、获取劲吸“黏?桥?打”高级手法打下基础。
咏春拳的历史发展叶问宗师遗稿清楚写出:严咏春师祖初学艺于五梅,后归梁氏博俦,并传以该拳,随着梁兰桂而黄华宝、梁二娣、梁赞、陈华顺、叶问。就这一系列的歴史来看,我们再可以归结为:咏春拳始于严咏春,蔗馍褌晼A盛于叶问。师祖严咏春,原籍广东,因避战乱,举家移居湘西(一说是云贵边境)。业豆腐,师祖慧且美。有豆腐西施之称。为该地土霸所涎,时加调侮。时五枚大师因避清人追捕,暂隐居此小镇,与严父结方外交,目睹斯情,遂时少林藏经阁之拳秘,授于师祖。(据说:藏经阁之拳秘,是集少林各式拳法之精秘而成。)师祖技成,力挫强暴,得以自保。五枚大师临别,嘱师祖将技传于后世,籍以除暴安良,造福社会,师祖恭问该拳名称,大师笑而答之曰:你既名咏春,就将咏春命名此拳可也。师祖后归梁氏博俦,并偕夫返粤。
咏春拳的代表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