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分类:
首页 >心灵保养 >

蜱虫叮咬后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2016-10-28 09:19:46

蜱虫叮咬后怎么治疗

1、蜱是一种很危险的毒虫

蜱是一种很危险的毒虫,但这就如蚊子一样,你明明知道它会传播疾病,却没办法将它灭绝。

蜱有好多种,主要分硬蜱与软蜱两种。硬蜱主要生活在山林或是杂草中,而软蜱主要生活在动物的身上或是动物生活的地方。吸血的一般都是雌性蜱,因为它只有在吸足了血以后才会繁殖后代。而雄性的是不吸血的。被硬蜱叮咬后最容易传染的就是森林脑病和莱姆病。而且危害极大。死亡率也比较高。主要是以破坏人体的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所以有的人就算是治好了,也留下了不同程度的癫痫、肢体瘫痪、精神障碍和痴呆等后遗症。所以危害性是极大的。它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时,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

2、被蜱叮咬后的处理

蜱虫吸血的口器很复杂,上面长着倒刺,一旦不恰当地拔除正在吸血的蜱虫,很可能让它的口器折断在皮肤里,必须按照正确的方法来处理。

要用镊子或尖钳子贴近皮肤并夹牢蜱的头部,然后慢慢施压往下拉。在移除蜱时要小心不要把蜱捏碎或扭断,因为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沾染到受感染的蜱的组织碎屑或粪便,也有机会受感。在移除蜱后,应用碘酒或酒精消毒被叮咬的部位,并用肥皂及水洗手。

3、对蜱传疾病保持警惕

即使未发现被蜱叮咬,从疫区旅行回来的人员也应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对疫区的蜱传疾病保持警惕。

发现蜱时,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还是游离在墙面、地面,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至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然后烧死;如不慎皮肤接触蜱,尤其是蜱挤破后的流出物,要进行消毒。

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怎么预防蜱虫叮咬

在预防上,建议尽量少去未开发的野外游玩,踏青最好选择一些经过修剪、定期人工管理的草地;

最好穿长衣长裤,在草地坐下前先用浅色衣服拍扫一下附近地面,看是否有蜱虫粘在衣物上;

涂抹一些含有酒精或驱虫剂的花露水和护肤品。

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提倡穿长袖衣服;

不要穿凉鞋;

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

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爬上;

针织衣物表面尽量光滑,这样蜱不易粘附;

每天的旅游活动结束后,旅游者还要仔细检查他们的身体和衣物,看是否有蜱叮入或爬上,发现蜱后立即清除。

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只推荐2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

当使用遮光剂或防晒用品时,先涂抹遮光剂或防晒用品,然后再涂抹驱避剂,睡觉前应把驱避剂洗去。

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如氯菊酯、含DEET的驱避剂等。

蜱虫叮咬后的用药三大要点

1、正确选用抗菌药

首选四环素。体外研究表明,蜱虫所携带的病毒对四环素类抗菌药物敏感。再加上盐酸多西环素有良好的药动学特性,患者对其又有良好的耐受性,所以,盐酸多西环素成为治疗此病的首选药物。成人患者推荐剂量为多西环素100毫克,间隔12小时口服,必要时首剂可加倍。

2、正确选用支持用药

除针对蜱虫叮咬患病病原体的药物治疗外,对重症病例需及时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如高热患者可施以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退热药物,可以选择复方氨基比林、复方双氯芬酸钠等退热。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可考虑适当应用血小板刺激因子,或直接输注血小板。

3、用药既要及时又要防范过度

一般用药3~4天仍不见效者,可考虑排除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诊断,或者更加少见的是患者可能并发或继发感染另一种对四环素不敏感的蜱传播病原体。同样,对于有蜱虫叮咬史但未患病者,不推荐给予预防性抗菌药物治疗。

精彩推送

推荐